一物


拼音yī wù
注音一 ㄨˋ

一物

词语解释

一物[ yī wù ]

⒈  一种事物;一件事物。同类物;同一事。犹言一个标准。犹一事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一种事物;一件事物。

《管子·白心》:“然而天不为一物枉其时,明君圣人亦不为一人枉其法。”
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此一物足以释 西伯,况其多乎!”
唐 杜牧 《冬至日寄小侄阿宜》诗:“第中无一物,万卷书满堂。”
清 郑燮 《同起林上人重访仁公》诗之三:“莫教轻一物,可待报他生。”
马南邨 《燕山夜话·共通的门径》:“没有无所不知的博学之士,也没有只知一事一物而不知其他的专门家。”

⒉  同类物;同一事。

《周礼·夏官·校人》:“掌王马之政,辨六马之属,种马一物,戎马一物,齐马一物,道马一物,田马一物,駑马一物。”
宋 沉括 《梦溪补笔谈·药议》:“药有用根,或用茎叶,虽是一物,性或不同,苟未深达其理,未可妄用。”
苏曼殊 《断鸿零雁记》第十二章:“云耶,电耶,雨耶,雪耶,实一物也,不过因热度之异而变耳。”

⒊  犹一事。

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,唯世子而已。”
郑玄 注:“物犹事也。”
南朝 梁武帝 《报侯景书》:“朕为万乘之主,岂可失信於一物。”

⒋  犹言一个标准。

《墨子·尚贤上》:“上之所以使下者,一物也;下之所以事上者,一术也。”

国语辞典

一物[ yī wù ]

⒈  一事或一事物。

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「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,唯世子而已。」
南朝梁·萧统〈文选序〉:「若其纪一事,咏一物,风云草木之兴,鱼虫禽兽之流,推而广之,不可胜载矣。」

⒉  一类。

《周礼·夏官·校人》:「辨六马之属,种马一物,戎马一种。」

德语ein Ding (S)​

分字解释


※ "一物"的意思解释、一物是什么意思由趣诗经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,它们总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:“充满了声音和狂热,里面空无一物。”。

2.为了显示风大情险,湖面上无着一物,更没有舟船往来,倒是把层楼飞迭的古刹中庙,放在画面中央,庙基若明若暗,迷雾渺茫,如海市蜃楼一般的仙境。

3.这天下间一物克一物,血海可以玷污万物。

4.在一片黑漆漆的茅草之间,一物面貌狰狞,昂然而立。

5.乾坤万法,本无一物;一元复始,九九归途;今日出世,即是末路;今日存在,便为亘古。

6.充满了声音与狂热,里面空无一物。——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。莎士比亚

7.夜幕下,唯有皓月无声,冷彻千古,那漫天的烟花,竟似不知人间疾苦,仍然做尽了妍态浮光,散做满天星辰而落,万人仰望时刻的满天绚烂,瞬间掬捧时却空无一物——,这一刻,到最后留下的,终究是幻影而已。

8.好胜不是别的,就是我们所发生对于一物的欲望,其起因乃由于我们想象着其他与我同类的人,也具有同样的欲望。

9.古之教人,无一物不使之诚心。

10.此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,依稀可见当日山顶的一景一物,倾倒的林木有的已经枯掉,迸落的红石碎岩比比皆是,裂开的石洞穴隙依然在目。